2)第184章 离别_人在三国:从传道起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自己并不愿意与这个国贼同流合污,但蔡邕也不得不说董卓对自己确实有提携的恩情,不然这辈子自己大概都回不到朝廷来。

  这样的情况下,蔡琰作为女儿,自然也担心父亲往后的命运,更是不愿离开。

  但是她再一看蔡邕眼神,里面满是对自己的忧心,这顿时让她说不出话来。

  作为当今天下一等一的才女,蔡琰在情商上也极为优秀,一下就明白过来,如果自己留下来,恐怕更要让父亲日日担忧。

  不如听从安排去妹妹家中暂居,父亲没了牵挂反而能安下心来。

  “女儿知道了,明日一早便启程出发。”

  面对离别,蔡琰心情不免有些低落,但更多的还是对蔡邕的担忧:“女儿走后,父亲在朝中定要小心谨慎,尤其尤其记得不要与董相国走的太近。”

  蔡邕闻言便是一叹,太过聪明的人就是这样不好,什么都明白,也就担心的多。

  只不过自己被董卓所提携,这关系又怎么是这么容易撇清的。

  如今蔡邕对董卓也是心情复杂,从大汉臣子的角度,他无比希望董卓能被联军征伐戮首,但从个人角度,他未必没有感谢董卓的心情。

  最终,他也只能无奈应付一句:“朝中之事为父应付得来,你不必担心,只要照顾好自己便是。”

  蔡琰眼眶微红,只得微微欠身行礼,随后就在书房替蔡邕整理书籍起来。

  待整理的差不多了,蔡琰这才最后行礼离开。

  见女儿离开,蔡邕又是长叹一声,父女分离他心里也不好受,奈何时局如此只能接受。

  今夜不仅女儿要收拾行囊,自己一样也要准备,天下大势之下,个人的力量根本无从逆转,自己只能与大汉朝廷一起被董卓裹挟着往长安而去。

  要收拾的东西其实也没多少,最重要的就是一些书籍,作为以经学书法见长的名士,不管去哪儿,都少不了要钻研学问。

  本想着不带太多书,但随便一收拾,不知不觉就塞满了几个大木箱子。

  蔡邕无奈的摇了摇头,相比之下,好像还是《自然经》这种纸质书更加方便,虽然保存时间不比竹简,但可以记载更多文字,而且更加便携。

  从这线装书籍的质地来看,幽州那些黄巾应该已经十分普遍用这种纸质书了。

  光是把这书摸在手里,蔡邕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,这纸质书似乎带着一种新兴事物的生命力,而竹简反而感觉有种陈旧落后的感觉。

  认真想了一下,他觉得这种感觉并不奇怪,若是把这本书里的文字篆刻到竹简上,没有个七八卷根本就塞不下内容,更不要说书籍可以印刷,成书效率不知高出几何。

  新兴事物与老旧事物的优劣,一目了然。

  并没有什么犹豫,蔡邕最后就把这本《自然经》塞进了怀里。

  这玩意儿他越是研究越是有意思,不论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