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番外 第二十八章:与人相处艺术之四_起底观心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天上班,师徒两人对坐。

  春来说:“师父,我最近读书,在古文中偶尔见到【通假字】,古人为什么要写通假字呢?”

  “跟你打个比喻吧,张三家里很穷,买个塑料盆子,洗菜用它、洗脚也用它、洗衣也用它。这等于古人在龟背上,青铜鼎上刻字,为了节约面积,尽量一个字有多种用途。

  后来,张三做生意赚了点小钱,就买了三个盆子,把洗菜、洗脚、洗衣分开。这些于人类发明了纸张,多写几个字反正有纸,不用刻意节约占地面积了。

  再后来,张三把生意做大了,赚了很多钱,他的盆子就买得更多了。洗菜、洗脚、洗衣分开,还有专门【洗屁股】的盆子,洗屁股的盆子有一大摞,首先是娘和女的分开,有几个女就配置几个【洗屁股盆】。

  除了这一点,他还配置了【客人洗屁股盆】,这就等于进入了网络时代,面积大得很,任你写多少字,不必节约占地面积了。

  所以,现在的新词越造越多。特别是一些流行的网络语言,比如【特种兵旅游】——指没钱的【穷游】——寓意过得像特种兵拉练那样辛苦。

  本来【穷游】两个字就表达清楚了,偏偏要五个字。这就跟张三配置的【客人洗屁股盆】一样。只有客人来了用一用。

  何况有的客人不用张三家的,因为这个客人用一用,那个客人用一用,她嫌脏,忍住不洗。”

  春来哈哈大笑,笑完道:“您的意思,现在社会就没有必要用【通假字】了。”

  “对。现代社会只会产生【客人洗屁股盆子】式的网络用语,在少数人中间流行,流行几年就消失了。近代中国,只有两个字发明得好,一直流传下来了。”

  “哪两个字?”

  “【她】与【它】。在古代一直都是一个字【他】。二十世纪初,北大教授刘半农觉得应该把【他】分为:

  【他】——指男性。

  【她】——指女性。

  【它】——指非人类的其他东西。”

  春来说:“这两个字真的发明得好。”

  我说:“发明这个【它】字,大家没意见,但是发明另一个【她】字,引起了女性游行。她们认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【他】代表第三人称。为什么要发明另一个字呢,这是对她们的侮辱。”

  “这个没道理,分开来多好啊。一看就知道是男是女。”

  “她们也知道好。主要是造这个字,用【女+也】,她们不高兴。”

  “为什么不高兴呢?”

  “【女】字没问题,问题出在这个【也】字。半农先生发明这个字的时候是1920年,此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,女权高涨阶段。

  比如说女权运动家唐群英,为了争取女子在国会中的席位,当着孙中山的面,上去就朝宋教仁“啪啪”两耳光。

  宋教仁可是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院长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